【編導】《綠里奇跡》“每一個善良的人都不該被辜負”
劇情概括
獄監(jiān)保羅(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這天迎來了一位不平凡的殺人犯――約翰?考夫利(邁克?克拉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飾)。約翰因殺了兩名幼女被判死刑來到了這座著名的冷山監(jiān)獄,監(jiān)獄里有一片稱為“綠里”的綠地,綠地那頭就是刑場。
約翰不僅不像想象中的兇殘,相反,他出奇的溫厚、機智。約翰的到來給獄中的各人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強度,給特里沃最后的人生帶來最后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羅和馬琳達;將金保斯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保羅這些天也從約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諦。
約翰行刑的那天終于到了
作者背景
弗蘭克·達拉邦特為數(shù)極少的導演作品卻為他贏得了全世界影迷的愛戴:比如《肖申克的救贖》和《綠里奇跡》。
比起導演這個工作,弗蘭克·達拉邦特更適合被稱為編劇,然而他為數(shù)極少的導演作品卻為他贏得了全世界影迷的愛戴:比如《肖申克的救贖》和《綠里奇跡》。
而2001年,他的奧斯卡野心之作《忘了我是誰》讓金·凱瑞在正劇上演足了癮,卻票房、口碑雙雙失利。
2007年的作品是根據(jù)斯蒂芬·金小說改編的《迷霧》。
認真活著還是比較重要
鄧肯在《綠里奇跡》里頭飾演一名身材高大魁武,貌似兇殘的死囚——約翰考菲,實則卻是溫暖憨厚、善良有禮的大好人,說話有些坑巴,像是想努力擠出能表達自己想法的句子來。他剛到監(jiān)獄那一幕,令我頗印象深刻,他唯一認識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而當他想努力拼出名字時,由湯姆漢克飾演的獄警保羅卻蠻不在乎打斷他的介紹,約翰臉上閃過一絲失望。約翰考菲的神秘由來不可考,但從電影中拼湊他的人生,不難發(fā)現(xiàn)他是個孤獨的人,保羅的無禮打斷,也暗喻著約翰前半生遭遇的大多是只見過他外貌就判定他是什么性格的無知人們。誰會在乎那個第一眼看來落魄可怕的壯漢的名字。同樣也為約翰的人生盡頭埋下伏筆,誰會在乎一個受不白之冤的黑鬼死去呢。
約翰種種不似殘酷冷血暴徒的行徑,終于引起保羅的好奇,而后開始一連串只有死牢中才知道的奇跡。這個當年令鄧肯贏得名聲及片約的角色,多年后仍沒有意外成為許多欣賞過的觀眾心頭難忘的經(jīng)典人物之一,也成為鄧肯的代表作,我想很多人提到《綠里奇跡》都不會忘記這個愛哭的黑人死囚。那時看這部電影時,我的眼淚三不五時就沖了上來。片中最為祥和卻又最為悲苦的一段,莫過于約翰臨刑前對保羅說的那番話:我累了,不想再像孤單的鳥兒飛翔,不想再沒有朋友,我希望有人能告訴我該何去何從。我不想再感受人間爾虞我詐,不想再承受人間所有痛苦,人類痛苦太多了,像玻璃碎片無時無刻刺痛我的腦袋,你懂嗎?
看到這一幕,聽到這番話,誰不會為約翰傷心?尋常人感受的大多是自己的痛苦,偶時才會去了解旁人的煩惱,好聽些這就是關心,但關心還是及不上約翰被迫承受所有人傳來的種種感覺。約翰與生具來的神跡,對他而言仿佛是一種懲罰,他無可解脫自己能聆聽旁人的內心感受,他所施行的神跡也是如此,要挽救世人的痛苦,就是替他們背上痛苦。當約翰說出最后一句遺言:I'm sorry for i am,我的眼淚又不受控制了,那是要內心多純良的人才能代世人的罪孽道歉,也或許如此,約翰雖為自己的天賦所苦,但仍當這些是天賜的禮物,即便這些神跡得由他背負磨難才能讓世人得此神恩,他也甘之如飴。
若鄧肯沒演出約翰考菲,相信許多人不會知道他有如此細膩的演技,在他的電影生涯中,他所接演的人物也如同約翰考菲,只能憑外貌接下一些打手、保鑣之類的角色。遺憾他的辭世,我們也同樣深深祝福,鄧肯回歸的是永存喜樂的天堂。
《綠里奇跡》顧名思義看的似乎就是約翰考菲所施行的神跡,獄警保羅在老年回想死囚約翰考菲一連串的過往時,對自己遙遙無期的死亡盡頭輾轉難眠。他不對自己的長壽沾沾自喜,反而像是受了凌遲,身軀經(jīng)過無數(shù)年的啃蝕而老邁,就像一刀刀割在身上,不知何時才能斷氣。諷刺的是,死亡成了他最盼望的奇跡,卻可悲的每一日都得睜開眼睛。
這么看來,約翰的神跡似乎不再是奇跡了,他所施行的神跡化解的只是人們當下的痛苦,但爾后,人們還是會面臨無數(shù)的痛苦。與其說《綠里奇跡》看的是約翰創(chuàng)造的奇跡,不如說的是,這道綠色末路通往的『盡頭』才是人們的奇跡。無覺而來、無苦而去,生與死本來就是一個奇跡的誕生,即便是約翰考菲,他也需要一個旅程的盡頭,他需要這個奇跡解脫這輩子的痛苦。死亡是可怕的,但如果沒有這個天賜的奇跡,沒有這個有限的旅程,人們還否懂得珍惜、懂得悔悟。
我看到保羅垂垂老矣,長壽與殘破的身體諷刺的不成正比,心中也想,人類這些年對長壽的渴求,有沒有想過如果得像是保羅拖著老邁過無數(shù)年,這又有什么意義,人類只知道延伸年齡的數(shù)字,卻忘了身體永遠只會無條件腐蝕下去,不管快或慢。看到保羅老年喃喃自語:人都會死,沒有人例外,我知道這一點,但是,上帝,這死前人生最后一段路竟是如此漫長。或許我們可以不要再執(zhí)著長壽,天賜的生與死的奇跡,我們只要從中認真生活過,才算沒有遺憾吧。在《綠里奇跡》原著中有幾段書摘,大意是這么說的:電椅從來沒能燒掉這些人的禍首,死刑也無法讓禍首長眠。禍首只是撤出而已,跳到另一個人身上,于是我們所處死的軀體已經(jīng)沒有禍首住在里面了。等我們生命了結之后,來到上帝的審判席前,大多數(shù)人一定感覺自己渺小,但是恐怕沒幾個人能擺出大無畏的態(tài)度。電影提供的救贖是很廉價的,既無辜也很廉價,你花錢買電影票,得回的就是這么多。現(xiàn)實中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答案與電影不一樣。有時,救贖與天譴是完全沒分別的。我沒有詳細條列,《綠里奇跡》是很值得深思的一部電影,給人的感受一定也絕大不同,不是你我的想法就能灌輸。就如同電影中的死刑犯而言,死刑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我不想多提這個題外話,在電影里的獄警們言談中,仍對死刑犯保有他們?yōu)槿说淖饑溃麄兎噶隋e,而且也等著接受制裁,但不代表可以將他們當成螻蟻對待。我們也看到電影中那個刻薄的波西,他的確沒有犯過任何法律約束的錯誤,可是行為上早已犯了道德的弊端,誰能說他沒錯?可見犯錯不是只有受法律審判的犯人,我們若真的到了上帝面前,能從容的大無畏嗎?
《綠里奇跡》是一部無法用言語盡情述說的經(jīng)典電影,我也只能用有限的感受說出自己的心得,能回味一部好電影是人生一件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