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外貌焦慮嗎
BDD,中文釋義軀體變相障礙。
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過度注重于自己的外表,不能清醒的認識自我,從而導致極端行為。比如害怕社交、過于自卑引發(fā)的自殘以及輕生,從而不能正常的生活。
大部分人可能只是輕微的外貌焦慮。具體行為表現(xiàn)為:
(1)總覺得自己不好看,會不斷去照鏡子這樣的重復行為來確認自己的外貌。
(2)通過整形去調(diào)整自己的面部、身材。
(3)變得不自信,害怕被人盯著看,社交表現(xiàn)得很怯弱。
(4)在戀愛關系中和另一半的不對等狀態(tài)以及自卑行為。
因為隨著時下社交媒體的流行,于是就有了一個觀念——“顏值即正義”。
因而出現(xiàn)了外貌焦慮,甚至一些本身就好看的人天天也焦慮總有人比自己好看,甚至有一些顏值不是很出眾的博主被罵“長得這么丑不配當博主”。
02 我們眼中的好看的人
《娛樂至死》里邊有句話:“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社交媒體讓我們更浮于體會外表帶來的愉悅,但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也逐漸趨近審美多元化,大家對美的越來越包容化,所以很多不同類型的博主也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
有一個視頻,主題是“好看的人真的會比別人更成功一些嗎”,視頻博主說自己從小雖然受到了很多關注,但是并沒有比別人快樂,相反還有還遇到了很多非議,讓她變得極度不自信。
好看的人可能確實會在某種情況下更受關注一些。但當我們想起董卿老師,她以詩詞為心,句句談吐體現(xiàn)的是純質(zhì)的心靈;想起疫情時代逆行的可愛的人,他們以德為美、以善為美。我們才意識到氣質(zhì)和精神才是美之源泉。這些都是歲月抹不去的、給給予我們更為持久的欣賞價值的美。
03那么如何避免外貌焦慮呢?
自信是美麗的內(nèi)核。自信是可以從外表來獲得,但也更要從內(nèi)心去獲得。
美國的學者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讓畫家不看被研究者本人,僅僅通過他們的描述畫出他們。然后再通過他們的朋友和家人的描述來畫出他們。兩幅畫一對比,學者發(fā)現(xiàn)朋友和家人眼中的那副畫顯然更美麗。
你永遠比你想象中的美麗。你無需自卑,你真正需要認識到的是,你自己有你自己的獨特之處。世界上總會存在比你美的人,所以美也從不是衡量一個人值得被愛的標準,你的善良、你的氣質(zhì)、你的內(nèi)涵。這些才是。
04 寫在最后
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有過外貌焦慮,但請不要讓外貌焦慮吞噬自己。所有的特點與不同組成了每一個完整而又特別的你和我,而我因是“我”而美。